“出不了门,很多工作都做不了。”一位创投机构合伙人赵诚(化名)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,比如春节前在协商的几个拟投资项目,因疫情无法出门而搁置。
更令他忧心的是,多个已投项目企业家陆续打来求助电话,希望创投机构能给予一笔低息过桥贷款资金,帮助企业缓解资金链压力。
“问题是我们现在可投资金也相当吃紧。”赵诚说,“这几天我们几位合伙人一直在紧急沟通,讨论是将基金剩余资金优先用于救助已投项目,还是延续此前的策略投向新项目。这涉及基金投资策略大幅调整,需要征求基金顾问委员会(由LP组成)的认可。”
目前遭遇这类困境的创投机构不在少数。投资节奏放缓、募资停摆、应对已投项目资金求助,成为他们面临的共同难题。
多位创业者向记者透露,由于新基金募资停摆,一些创投机构已向他们发出暂缓注资的通知,使企业进一步陷入资金吃紧窘境。
赵诚说,若疫情进一步蔓延,将给创投行业带来一系列恶性循环:已投资企业遭遇经营困境,创投基金业绩表现因此缩水,出资方对行业的投资兴趣降温,整个行业更加陷入募资难、投资难、退出难之苦。
救企业还是投项目?
“事实上,不只是企业缺钱,我们也缺。”赵诚直言。
据清科数据显示,受资管新规限制与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,2019年前11个月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完成募资10811.77亿元,同比下降10%。
“受疫情影响,原先安排的多场新基金募资路演活动全部取消,募资工作陷入停摆。”赵诚说,此前表达投资意向的多位LP纷纷打了退堂鼓,理由是在疫情结束与经济增长明朗前,更倾向持有现金。
而此前投资的餐饮连锁、互联网教育、民宿预订平台等创业者相继打来求助电话,希望基金能紧急提供一笔过桥贷款,否则企业因现金流断裂倒闭,也会拖累创投机构投资受损。
“我们现在是心有余而钱不足,基金剩余的资金不足以救助每个项目。”赵诚说,他建议创业者做好两件事“自救”:一是迅速砍掉所有烧钱业务,二是千方百计节流预留6个月运营资金。
但这些措施对个别企业可能于事无补。一家技术开发外包企业创业者告诉赵诚,由于疫情导致复工延后,企业正遭遇多笔订单交付违约的状况,必须先筹资支付多笔违约金,若得不到紧急过桥贷款的救助,企业可能因多笔违约官司而破产。
“是否将基金的剩余资金用于救助已投项目,大家存在分歧。个别基金合伙人持反对态度,他们担心钱借出去回不来。”赵诚说。
热门项目估值打折“不为所动”
而此前多家备受创投资本青睐的热门项目,近期主动“放下身段”,给出估值折扣寻求快速融资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最新评论